3月1日的《湖北日报》有这样一条消息:最近,张家界风景区内各景点不见了“禁止吸烟”“乱扔垃圾罚款”的警示牌,取而代之的是,导游、景区管理员和摊贩不时地弯腰捡拾垃圾。原来,张家界风景区现已实行“废除罚款,注重提醒,你扔我捡,以德服人”的新规定。
作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,张家界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可不是小数目,五根手指都不一般长,更勿论这么多人的素质了。按照一般人的逻辑,张家界不啻在冒险。可实际呢?据介绍,废除罚款后,游客少了约束,却不乱扔、不好意思扔垃圾了。
其实,在我们的生活中,“违者罚款”早已司空见惯,人们面对其的心理也早已从心中惴惴转为默默,甚至从心理上产生一种漠视,这种漠视有时不仅是针对事情本身,也是对管理者、执法者。因为罚款的做法意在警示,但并不能改变问题的根本。限制、警示是必要的。但就不良习惯而言,示范和引导也许更有作用。过分琐碎的惩罚,在有的方面不利于大小环境的管理。
随着社会经济的极大丰富,人们的富裕程度提高,自身素质也在不断地改变,罚款的限制力和约束力将会越来越小。张家界的以德治环境可以说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。这种德治既包含对四方游客人格的尊重,又显示出管理者的一片坦诚之心,他们把游客当作与之共同爱护张家界的朋友来对待。游客在当地旅游工作者的影响下,自然会从心理上爱护这里的环境。其实对于张家界这样的自然景观,罚款的效果也是有限的,管理者的足迹岂能遍布每个角落,但如果游客打从心里爱护张家界,情况就大不一样了。
当然,从长远看,以德服人是我们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向,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领域,比如严重触犯法律或伤及他人等等,就必须依法处理。